本帖最后由 兴化社 于 2019-11-2 20:04 编辑
金沙东沙宗支继万世,济阳莆阳渊源同一本。
2019年10月14日(农历九月十六)上午,东海镇蔡氏秋季祭祖在东沙村蔡广纪念祠举行,来自西厝、枫亭后洋、东沙的蔡广后裔齐聚蔡广纪念祠,共同祭拜先祖。
在蔡广纪念祠董事主持下,蔡广后裔共同向他们的先祖行礼、叩拜!
蔡广纪念祠董事会蔡春芳代表宗祠致词。
西厝村蔡开裕宗长朗读祭文,并做了东里乡(东蔡、西厝、东坑、后门亭、东港等)蔡氏子孙,饮水思源、根在东沙的演讲。
西厝村党支部书记蔡光耀、 村主任蔡桂华、西厝祖祠董事会主任(董事长)蔡启珊宗长分别做了讲话。
宗祠致辞 敬的开裕宗长,尊敬的启珊宗长,尊敬的元福宗长。各位宗親各位来宾、女士们、先生们,大家好今天在这里欢聚一堂,朝拜列祖列宗,举目仰祖功宗德、俯首为子孝孙贤,大家皆大欢喜,藉此机会,向各位来宾、各位宗亲道一声大家中午好。今天是西厝祖祠及宗親来蔡廣祖祠朝拜列祖列宗好日子。在全体宗親和来宾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重建了蔡氏廣公祖祠,使我们有了敬祖爱宗的场所。我代表蔡廣祖祠董事会对大家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。今天我们蔡氏家族更是人才辈出,在国内外的不同岗位为家族效力,为家族争光,值得赞扬和骄傲,今天是西厝祖祠及宗親和开裕宗长率全家来祖祠朝拜列祖列宗,我们祖先在天之灵也感到欣慰。在这里朝拜是尊祖敬宗之传统文化,发扬家族家训、家风代代相传,在这里相互祝福,对加强家族的凝聚力,大家同心同德。届时还要靠宗親们共同努力,继续为家族发扬光大,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 祝愿家族繁荣昌盛,祝开裕、启珊、元福各位宗长及各位来宾身体健康、万事如意、合家幸福,发大财。谢谢大家! 廣公祖祠董事会 二零一九年九月十日先祖简介 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公(右) 第十二代赐都御史山甫公( 中)
第十二代仲甫公(左)
第十一代建阳税务知县蔡广公(左)
第十二代洪甫公( 中)
第十三代进士翰林院都御吏玮公(左)
第十三代珍公、 第十三代璋公
第十四代應昭公、第十三代慶公、第十三代琦公
《礼记·祭统》有云:“凡治人之道,莫急于礼。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。”是言祭为礼之大者也。祭礼之中的祖先祭祀,既是为人子孙慎终追远、报本反始的道德行为,又是一家一族敬宗合族、确认人伦的共同活动。就前者而言,致孝于祖先,对个人来说是仁德的本源,如《论语·学而》所谓“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”。对后者而言,一家一族祭礼的举行,关系着对政治组织、社会结构、人伦关系的理解。
东園祖祠记
東園蔡氏据史料记载:系蔡襄公的子孙成公,举人出身,以祖叔伸荫,官宣教郎仙游县主薄之职,卜居仙游何岺蔡埔山,有政声后提拔为州主薄,因议论宰相汤思退的是非,而被其流放到海南岛,永不得回原籍。成公的长子廣公进士出身,官居建阳税务知县,生二子,长子山(仙)甫公,次子洪甫公。廣公生性至孝,辞官赴海南侍父,在海南納侧室再生一子仲甫是为三子,并在海南开科,其时廣公的长子山(仙)甫公和次子供甫公早已成家立业,繁衍后代。山(仙)甫公生琦公、玮公、珍公。洪甫公生璋公、庆公。琦公迁东蔡生应仙、应崎;玮公[南宋理宗淳佑九年(公元1249年)进士都御史]生应昭;珍公迁莆田蔡宅生应聘;璋公迁莆田灵川西厝生起渔,庆公生起高,迁灵川东蔡、东港、东坑、后门亭、长里溪、坪洋。
玮公生应昭,应昭因爱其山海都会,由仙游何苓迁到莆田龙川(东沙)东園东头中,为子孙久远计,以“东園”为灯号,“东園蔡”从此到蔡襄公派下的重要的宗支。
“东園蔡”蔡氏宗祠初名“都宪家廟”是应昭公于元至正元年间(1341年)倡议筹建的祠堂,以妥先灵。
元至正壬年(公元1342年)回回之乱被毁,并甫公图恢复至乙酉年(元至正五年1345年)修复。
明正德十三年(1518)重修,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至四十一年倭寇之乱,当年(1562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家廟又被倭寇烧毁,次年倭寇被戚继光剿灭。至隆庆二年(1568年),族亲集资重建,但元气大伤。东園蔡氏明、清、民国,裔孙逐渐外迁本市各地及全国各地,有的甚至迁往国外开科发迹。各地东園后裔子孙昌盛,兴旺发达。
自明朝倭寇平后重建的家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,历经四百余年,年久失修,破烂不堪,在土地改革时(1952年)家廟被分配给宗亲居住和建房,“都宪家廟”从此荡然无存。公元一九九八年,原玮公东头后裔宗亲倡议重建家廟,有的裔孙发愿将土改时分到的原家廟的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无价奉还。此举立即得到莆仙广公后裔的赞同和响应,亦得到台湾部分广公和度公后裔的支持。从而揪起了献地献科和捐款之热潮。为了建好家廟,本地及外地宗亲一至建议成立祖祠基建董事会。东头裔孙三十余家捐资捐物达十多万元,外地宗亲也踊跃捐款捐物近十万元。从而为筹建新祖祠奠定定了基础为团结广大广公后裔,把原“都宪家廟”更名为“蔡广纪念祠”,作为海内外,省内外广公后裔包括东園蔡氏子孙在内,联络感情的交流情谊,互通信息,进行学术交流,介绍发家致富的经验场所。
广公纪念祠,砖、木、石结构分上座和下厅,中间为天井。工程于公元一九九九年四月开工,公元二零零零年八月竣工。历时一年有余,共耗费人民币二十多万元。
纪念祠建成是广公后裔的大喜事,值得热烈庆贺!纪念祠的建设历尽艰辛。东头宗亲慷慨献地献科,捐款出工,出力,莆仙附近宗亲和台湾宗亲鼎力相助,在此致以深切的感谢!后代子孙对纪念祠要加倍珍惜,勿忘前人的功德,切记切记!
经典回顾
现场花絮
宗亲合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