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启辅助访问
关闭窗口

简单4步,开始与 莆田兴化府网 对话吧!

1. 打开你的微信、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   2.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
3.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   4.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!

莆田兴化府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9054|回复: 0

蔡卞宦海沉浮一生,千年后墓地遗址只剩一点墓墙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10-31 16:19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蔡卞(1048-1117),字元度,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紫金山(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)人。北宋大臣,北宋熙宁三年(1070),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。绍圣四年(1097),蔡卞擢尚书左丞,官至枢密院事。宋徽宗时,加观文殿学士、检校少保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蔡卞任国子直讲、崇政殿侍讲,后提为起居舍人、同知谏院、侍御。元丰八年(1085年),宋哲宗即位,改任礼部侍郎,出使辽国,受厚礼接待。后连知外州。绍圣元年(1094年)为中书舍人,兼国史修撰。绍圣四年升任尚书左丞,借“绍述”之说,欺上胁下,陷害异已。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宋徽宗继位,蔡卞被陈等谏官所劾,降为少府少监,到池州(治今安徽贵池)居住。他为官廉洁、勤政爱民,蔡卞因政声卓著,夷人知他清廉要离开,就用蔷薇露洒在衣服上的最隆重的礼节为他送行。这就是《宋史》记载的:“广州宝具丛凑,一无所取。及徙越,夷人清其去,以蔷薇洒衣送之。”他的美名还传到了辽国。哲宗即位后,蔡卞升任礼部侍郎。他出使辽国,辽人“颇闻其名”。北宋政和七年病逝,享年七十岁。谥“文正”。南宋建立后,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,宋高宗赵构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谏章,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。


蔡卞因为和哥哥蔡京的政见存在着不同,因此也遭到了其哥哥蔡京的诋毁,蔡卞一生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为官,蔡卞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成就是其在书法上的成就。
蔡卞书法代表作有《雪意帖》、《致四兄相公尺牍》等。
《雪意帖》是其行草代表作。












蔡卞行书《题唐玄宗鹡鸰颂》纸本,纵24.8cm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身为王安石女婿并支持其变法的蔡卞在王去世后,根据《王安石日录》恢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本来面目,重修了《神宗实录》。

蔡卞行为北宋时期的一位高官,曾经官拜宰相,但是无论如何蔡卞的官职都不及其哥哥蔡京,蔡京曾经权倾一时,而蔡卞虽然也曾经拥有很大的权利,但是始终都没有像蔡京那样呼风唤雨,蔡卞的一生几度沉浮,官职几经升降,但是去世之后朝廷给予谥号却是对其很高的评价,卞死后的谥号是“谥之极美,无以复加”的“文正”,“文正”是对文人最高评价。


而就是这样子一位宋朝宰相,大家都想知道他的子孙后代在哪里?他的墓地是不是和蔡襄一样成为教育基地?如果不是,至少也应该和蔡京一样重修过,总不能孤零零剩下一个坟头?
      听东海镇非遗继承人蔡起德讲蔡卞墓地也是在蔡襄路附近。大家都很想去。德哥也想去祭拜一下。在启德的带领下,大家走了不到200米,在几栋旧房子旁边的犄角旮旯的地方停下来,只有几户人家养的鸡鸭圈。周围看不到墓地,连个墓碑也没有。
      起德说“就是前面这一点点”
      大家都疑惑。什么都没有看见。在起德亲自指点下,大家都吃惊,遗憾,疑惑……



德哥第一次怀疑人生,不会是被忽悠吧!在枫亭山立学校一个墙角,只有一块石灰的残迹,其他什么都没有。更不用说骸骨,墓碑等等。什么证明是曾经风云宋代蔡姓祖先墓地。德哥此刻的心犹如刀割般的痛。
      人生如草木,成功失败谁知晓!?回家请教一些文人,也想去恶补点资料。但是百度上有关蔡卞的资料太少。就是蔡京大家都挖掘很多是是非非,难道蔡卞真的沉默在凡尘中?静静地躺下,不想让更多人吵醒……
宰相在里头
后人在外头
史书任评说
功过无人知
       枫亭近来文人都寻找曾经的“莫厝埔”、“宋帝行宫”的历史。千年后的现在莫家子孙很多人不知道“莫厝埔”是在什么地方,其实就是现在的枫亭镇“山立学校”附近。和宋朝宰相蔡卞墓差不多在同一个范围之内。
      但愿,蔡卞的墓地传说,在这一次挖掘“宋帝行宫”时也能被挖掘出来,并得到印证。
      毕竟沉睡太久,都有故事。都是文化遗产,都是枫亭风云人物,都是枫亭又一个神奇传说,一个新焦点,景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网站标题| 莆田兴化府网 ( 闽ICP备09022207号-4 )  

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102号

©2010-2016 兴化府网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  法律声明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