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莆田的一个祠堂里,曾经有一张非常大的黄花梨案子。这张案子在这个村的宗祠里放置使用了350多年。莆田人的宗祠观念特别重,所以每个村里都有宗祠,在村子里是一种凝聚力的象征。那张案子非常巨大,长4.2米,案面是一块独板,俗称“一块玉”,就是说整块板跟玉似的,漂亮至极。从那以后,我再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案子。这张案子几百年来都在这个宗祠里,受无数人的礼拜。1993年被村里拿出来卖,整个村里的人都在场院上坐着,最后以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买走,钱分给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。30万元今天看不算什么,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绝对是一笔巨款。收购条案的人知道马未都喜欢收藏黄花梨家具,让老马到家里来看货,老马一看就被震撼了。
几年后,这张条案几经转手,流失到香港,被香港一位富商以高价买下,然后再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到了美国一个大收藏家手里。为了避税,这位收藏家把条案放在丹佛博物馆捐展,一展就是10几年。
买家是亚洲人,具体哪个国家尚不能清晰断定,但未必是在中国。这些年来,每当回首这件事,回忆起与“天下第一案”的失之交臂,老马也是唏嘘不已,空留遗憾。
这张黄花梨大案经过几百年的历史,在村子里起到一种凝聚力的作用。但村里人为了分笔钱,把几百年的案子卖掉了,最后辗转到美国,被人家珍而重之地供起来了。以后有机会去丹佛的人,一定要去看看这张“天下第一案”。
责任编辑:才子 |